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章 江边少年

云自江心起,水从秦岭来。

1984年;黎明,嘉陵江畔。

江水闪烁着细碎的薄光,自东面山谷中悄无声息的流淌出来。

白满川呆望着江水,看它在面前无声流淌,只偶尔有个小调皮,跳出来对他眨个眼。

可他这会儿,是完全的视而不见,脑里面满是三十多年后的昨天的画面。

一阵江风吹过,忽然的凉意激的白满川打了个哆嗦,让他猛的清醒过来。

现在的白满川,今年刚高中毕业,在高考预选中,也取得了参加高考的名额,可是要不要去高考却有些些纠结…。

高考预选制度,是1981年开始正式列入高校招生政策的,规定明确:想参加高考的考生,需要先参加预选考试,只有通过预选的取得名额的考生,才有资格参加高考。

预选的方法是由省、市、自治区根据当年计划招生人数的三至五倍。

参照应届毕业生和往年录取的情况,把预选人数分别下达给中学,再由中学根据高中毕业考试的成绩,结合平时的成绩,德智体的全面考核,择优预选来参加全国统一高考。

施行高考预选的理由是考生多,录取少,竞争激烈,统考工作量大,考试、评卷工作难以做细,考场作弊、抬分的现象不断发生,影响高考成绩的准确性。

现行的录取办法给高等学校的选择余地小,影响德智体全面考核、择优录取原则的贯彻,加上一次统考决定取舍,没有同中学的全面考核相结合,影响选拔学生的质量。

有专业报告说:预选解决了考生多、工作量过大、考场过于分散的问题。

专家说,“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改革”。

应届高中毕业生,如果预选通过就能参加高考,按高考分数段,可能考上大学、大专或者中专学校。考不上就回家复读或者待业。

如果高考预选没有通过,可以参加中等技术工人院校考试,考不上一样是回家待业。

理论上参加预选通过率是百分之五十,可是今年全班二十多个学生,只有三个通过。

作为一个偏远山区不到千人小厂子弟学校,这样的结果非常正常。如果不理解,请参考你与马云的平均收入。

学校老师上门极力鼓励一定要参加高考,即使考不上,复习一年考上大专也非常有把握。

这会儿的大专,不仅少上一年学,毕业也是有干部名额的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