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0章 服装认知

“你好,我叫廖慧宁,”

姑娘略显局促,“我的家是广西的。”

“……,差不多,差不多,”

感觉自己问的有些冒昧,他下意识的找补了两句,倒引得袁家兄弟呵呵的笑出声。

“听说你会服装设计,在哪里学的?”

白满川靠在椅背上,转着手里的笔,向姑娘问。

廖姑娘有些局促,踟蹰着回答:

“我母亲会做衣服,慢慢的我也会了…,上学以后,我在学校一直在自学。”

“呵呵,好学生。”白满川有意缓解她的情绪。

“你们学校有服装方面的课程吗?”

“我们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课程,学校图书馆有些参考书我都学过……,”

廖慧宁慢慢镇定下来,说话也流畅了,

“不过我常常去羊城纺校,找老师们请教学习过,

也收集过些港城的服装杂志,常见的服装款式,我都做过。”

“掌握了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,对我们美院的学生,只要能灵活应用各种设计元素,设计大众流行服装,还是很有把握的。”

袁水旺听她说完,认同的点点头,帮她介绍说:

“小廖的设计功底是没问题的,我看过她以前的作品,很不错的;

她毕业后,离开了分配的单位,想自己设计服装做生意,可是挺不容易的……。”

白满川知道他的意思,现在学美术的,

被分配到单位以后,最好也不过是在工会出版报,

每年参与几次职工书法绘画比赛,也就是他们能发挥作用的高光时刻了。

自己卖设计稿那就是笑话,随便买本港台杂志,

或者看着录像带抄,就会有新的款式,谁会买你的设计。

有人说我自己设计、自己生产,首先你要有钱,你还要扛得住盗版。

别说在羊城了,就是在内地秦都,过几年你去李家村看。

当天上市的新款,第二天仿款就能挂满大街。

那些做仿款的,大多是现在小加工厂的职工,

在这里做几年后,就会带着自家的亲朋好友,去内地的市场边,租几间民房,就成了个简陋的服装厂。

经常彻夜不眠,为大家赶制各种新潮服装。

很快,到九十年代以后,港台服装就几乎消失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