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38章 投稿讲读社

慢慢走向大门,见两侧的副楼如臂膀向自己拥来,不知道是特意的设计,还是巧合,白满川不由的摇头。

说起讲谈社的发家史,钻营取巧四个字,最为关键。

十九世纪初,岛国学生流行辩论时事,

讲谈社的创始人,凭空包装了一家‘皮包公司’,派人私自记录下学生们辩论的内容,贩卖发行,意外的获得成功;

于是,直接假冒,学生辩论社的名义出版期刊,谁曾想,居然退货如潮水,逼得只好靠借高利贷支撑。

狼狈支撑两年,好歹刚刚扭亏为盈,又遭遇辩论者们的集体抵制;

抄袭人家的辩论内容,几年都没有支付过报酬,被抵制简直是早晚的事。

被逼无奈干脆摆烂。

找来些小报记者和落魄文人,编造些劲爆话题,

既然没机会抄袭,那就开始自产自销,堪称岛国八卦文学创始人;

哪知这一试,居然意外的受欢迎;

民众对这种绯闻轶事的兴趣,远远大于,关心各种高大上的宏大叙事。

短短几年间,最高发行量甚至达到56万册。

要知道,这是在十九世纪初期,整个岛国人口数量不到500万,识字率更是世纪之谜。

可见那时候,小日子人猎奇、乖张的心理状态。

……

说到识字率,有些所谓的专家宣称,这时期岛人的识字率高达六成以上,言之凿凿,还能拿出当时的县志来佐证。

不过,他们有意隐瞒的是,就在他们拿来作证的县志上,并没有写是‘识字率’;

真正统计的是‘自署率’,什么是‘自署率’?

“自署率”指的是,能够写出自己的名字和村名的比例。

这一点,宣传识字率的专家,却不约而同的忽略不提。

……

经过多年磋磨,这里的大聪明们,终于把握到了这门生意的秘钥。

在1925年,号称岛国“第一有趣!第一有益!第一便宜!”的创刊号,发行量超过百万,被视为国民大众杂志。

它的推广方式,很是直截了当、简单粗暴,就是不停地打广告,

被当时全体文人,讥诮的冠以一个专有名词-‘自卖自夸’之谓也。

不要怀疑,就是这四个字,也不知道他们事先有没有得到‘卖瓜老王’的同意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